廊坊墓地直销服务中心
公墓直销一站式服务商,让客户省心放心舒心
清明节的习俗知多少?跟着诗句悟传统文化(一)!
每逢佳节诗文多,每一个节日,无论其内容如何,意义如何,都是文学上的一次盛会,当然清明也不例外。
清明习俗一:祭扫
说到清明,不少人第/一/个想到必定是扫墓了。关于扫墓,白居易的《寒食野望吟》写得很细致:
“丘墟郭门外,寒食谁家哭。
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累累春草绿。
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生离死别处。
冥寞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”
据悉,扫墓的风俗起源于秦代,但那时并不一定在清明节,到了隋唐时期此习俗才完全定型,成为清明节的核心内容。时至今日,此风俗依然不变,不少家庭依旧会选择在清明前后祭拜逝去的亲人,寄托哀思。
清明习俗二:插柳
此外,每到清明,家家户户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门楣上。前往郊外扫墓时,人人都会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。这种种景象,诚如清人杨韫华诗云:
“清明一霎又今朝,听得沿街卖柳条。
相约毗邻诸姐妹,一株斜插绿云翘。”
究其原因,或因清明祭扫既要拜祭祖灵,又要防止鬼祟的侵扰,所以要借用据说有驱邪效应的柳枝,这样,戴柳插柳往往成为祭扫祖坟的必/备装饰,反之就是不敬祖宗,轻者有“清明不戴柳,红颜成皓首”的规劝,重的有“清明不戴柳,死后变黄狗”的诅咒。
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做的相关介绍就到这里了!